-
Q.
為什麼包二奶現象在中國就是特別普遍?
-
A.
我們整理了三個結構性因素,是「中國包二奶」比其他地區更容易形成的幾個要素:
※ 長期出差、駐點與配偶脫節
在中國長期出差或駐點的台籍人士,通常一年僅返台數次,加上時差、工作壓力與文化差異,與原配的情感連結逐漸稀薄,生活重心自然轉向當地。而當地的社會文化也更易容忍「供養型的交易關係」,甚至視為經濟能力的象徵。
※ 資訊不對等,查證困難
中國本地通訊如微信、支付寶、抖音等生態系封閉,不易被台灣配偶掌握;再加上法律與徵信操作的差異,讓包養關係得以長期潛伏、無需解釋。
※ 隱匿型資產操作靈活
許多包二奶關係中的房產、車輛與資金流向,皆透過人頭帳戶、掛名登記或公司帳目操作轉移資產,表面上「查無此人」,實際上資產早已分流至第三者名下。
-
Q.
包二奶有怎樣的型態?
-
A.
我們整理了整理三大包二奶常見樣態,協助你識破關係真相
※ 房產供養型:
男方為第三者購置房產、協助裝潢與登記,通常透過女方親屬或朋友掛名,製造「無法查證」的假象。我們曾協助一位台灣太太調查丈夫在中國的財產異動,最終查出他名下未登記的三間房產實為第三者長期居所,並成功提告離婚並保全財產。
※ 定期金援型:
固定匯款至對方帳戶(含微信支付、支付寶、銀行帳戶等),金額從人民幣數千至數萬不等,並可能附帶生活費、育兒費、保險支出等。這類金援常隱藏於公司「差旅補助」、「供應商費用」或「業務獎金」中,須結合公司帳冊與個人帳務交叉比對,才能識破。
※ 身份隱瞞型:
男方刻意在中國以「單身」形象示人,對第三者隱瞞已婚身分,導致雙方甚至組成假家庭、登記為未婚同居,當第三者發現自己不是正宮,才引爆三方衝突。這類情形最常出現在「關係過於穩定」的個案中,國華徵信通常建議先從生活軌跡調查入手,再進一步建構關係圖像與金流脈絡。
-
Q.
配偶在大陸包二奶,除了感情破裂以外,對我還會有什麼隱憂或威脅嗎?如果放著不管會怎樣?
-
A.
不只是感情破裂,包二奶帶來的,可能是財務瓦解與家庭失衡
許多當事人在察覺異常時,婚姻早已面臨不可逆的結構損害。以下是我們常見的三大風險:
☆ 風險一:資訊落差導致離婚處於弱勢
在毫無準備下進入談判或訴訟流程,很容易在「無證據、不了解資產現況」情況下簽下不利協議,導致監護權、財產分配失衡,甚至淪為對方口中的「自願讓步」。
☆ 風險二:資產逐步轉移,家庭財務斷裂
我們曾處理過一件案件,男方五年間以「公司營運」為由,在中國陸續轉出新台幣1200萬元,實為替第三者購車購屋並支付醫療費用。若非即時追查金流與帳目,家庭財務幾乎難以為繼。
☆ 風險三:孩子心理受創,親職信任崩潰
家庭冷漠、父母斷聯、情感疏離……孩子也不是不懂,只是不敢問。有些孩子在無意間看到對方與第三者合照,從此拒絕與父親互動、出現退學、自傷等行為,最終引發監護爭議與家庭調解。
-
Q.
發現對方在中國包二奶之後,我可以怎麼做?徵信社又能怎麼幫助我?
-
A.
我們提供的不是情緒處理,而是具體可執行的調查與法律策略,協助你從資訊斷裂中重建主導權。
☆ 跨境行蹤與生活調查
透過當地協力團隊追查配偶在中國的實際落腳處、居住對象與出入頻率,建立雙重生活輪廓。
☆ 金流與資產脈絡追蹤
追查匯款紀錄、公司帳冊、假帳戶與異常金流,鎖定第三者帳戶與可能資產轉移路徑。
☆ 關係圖建構與證據合法封存
蒐集微信紀錄、住宿憑證、拍攝畫面與社群截圖等,並依法封存為可供訴訟使用之證據。
☆ 與律師合作設計應對策略
根據證據狀況擬定離婚、請求侵害配偶權、聲請假扣押、爭取監護權等全案處理方案。
-
Q.
有沒有可能只是我疑心病太重?萬一只是我疑心病太重怎麼辦?
-
A.
不是疑心病太重,是對方真的沒有良心
包二奶並不是偶發的嫖娼事件(要不然我們稱之為「嫖妓」、「性交易」或「嫖娼」不就好了?為何要稱之為「包」二奶呢?),是配偶持續性地轉移信任與資產、甚至是另組家庭的警訊,你真的不該忍耐太久,應該要盡早知道真相。
國華徵信相信,每段婚姻都有揭開真相的權利。你可以選擇保留婚姻,也可以選擇重新開始,但這一切的前提,是你擁有資訊,是你擁有證據,是你擁有決定權。
若你懷疑配偶在中國另有所屬,請別獨自承受,讓我們幫你調查生活中那些被刻意隱瞞的斷層與痕跡,從感情到財產,從法律到策略,讓你看清局勢,穩住腳步。
國華徵信,專辦兩岸婚姻外遇、包養與資產追蹤,在你需要看見真相的時候,與你站在同一邊。